本地化是比亚迪全球战略的灵魂。
编辑|于航
出品|全球车视野
在巴西巴伊亚州的卡马萨里市,一座占地面积达468万平方米的超级工厂正以蓬勃的生产态势,为拉美新能源汽车领域带来全新变革。
这便是比亚迪巴西工厂,其总投资高达55亿雷亚尔,约合71亿人民币,不仅是比亚迪在海外规模最大的乘用车生产基地,更是拉美地区当之无愧的电动车制造核心。
7月1日,随着比亚迪Dolphin Mini的正式下线,比亚迪位于中国以外最大规模的乘用车工厂宣告投产,这款对应国内“海鸥”的纯电车型,是比亚迪在巴西生产的首辆新车,也标志着比亚迪正式在巴西扎根,进入本地化制造的新阶段。
这座工厂由新能源乘用车整车厂、动力电池模组组装厂以及商用车生产厂三个关键部分构成,形成了完整且高效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体系。
其中,新能源乘用车整车厂初始产能达每年15万辆,彰显出强大的生产实力;动力电池模组组装厂为车辆赋予核心动力,如同为汽车植入“心脏”;商用车生产厂则进一步丰富了比亚迪在巴西的产品线,助力其在不同细分市场全面发力。
未来,从这里下线的车辆,不仅能满足巴西本土市场需求,还将辐射至阿根廷、乌拉圭等周边国家,成为比亚迪在拉美地区拓展市场版图的重要据点。
01
规划年产能15万辆
事实上,比亚迪早在2014年就正式进军巴西市场;2021年11月,比亚迪推出首款乘用车唐EV,在巴西市场崭露头角;截至2025年5月,累计销量成功突破13万辆。目前,比亚迪在巴西已设立180多家经销商门店,同时计划在2025年内扩展至240多家,以覆盖更广泛的区域。
“我认为建厂非常棒。”一位比亚迪巴西车主告诉凤凰网汽车,自己开比亚迪的车有一段时间了,它的技术、设计和经济性都令其非常满意。“之前我也开过其他品牌的车,但比亚迪给我的体验丝毫不输那些价格贵很多的进口车,尤其是它的纯电车型,让我省了不少钱。”
当地时间7月1日,比亚迪在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举行巴西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仪式。按照规划,今年下半年,巴西本地生产的比亚迪汽车将陆续出现在门店内。
从宣布建厂计划到首车下线,比亚迪巴西工厂建设投产耗时2年,将生产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动车型,规划产能15万辆,预计为本地创造2万个就业岗位。同时,完成本土化生产,比亚迪还将携手多家本地供应链伙伴,构建本土化的产业协作模式,推动新能源产业链可持续发展。
在当地从业人员看来,本土化投产后不仅能简化零部件物流,降低成本,还能促进国内供应商和本地供应商的发展,对本地经济产生积极影响。同时,比亚迪在巴西国产后,将进一步提升店内售前售后的服务质量与效率,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购车与用车体验。
本地化是比亚迪全球战略的灵魂。
据悉,比亚迪巴西工厂现有员工超1000名,其中巴西本地员工占比超过70%。大量雇佣本地员工,不仅为巴西创造了丰富的就业机会,有力促进了当地就业市场的繁荣,还使比亚迪能够充分利用本地人力资源优势。
待卡玛萨里工厂全面投产后,未来在巴西市场销售的车辆中,90%以上将实现本地生产,仅少量尚未实现本地化生产的车型仍需进口。这种高度本地化的生产策略不仅能够大幅降低了物流成本,还能使比亚迪能够更迅速地响应市场变化。
除了巴西工厂,在泰国、乌兹别克斯坦和匈牙利,比亚迪也建了生产基地。特别是2025年5月,比亚迪欧洲总部正式落户匈牙利。这种“本地生产,全球输出”的模式,正帮比亚迪在全球新能源车市场疯狂“圈地”。
02
为什么是巴西?
选址巴西绝非偶然,也并非比亚迪一家的选择。
除比亚迪的卡马萨里工厂外,长城汽车改造圣保罗奔驰工厂生产混动车型;广汽集团宣布投入13亿美元并启动本地化生产;长安汽车计划在巴西设立子公司;吉利与雷诺合作推进低碳车辆本土化……
巴西作为全球第六大汽车市场,新能源市场增速可观、同时还能够辐射拉美区域,正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的关键阵地。
作为拉美地区规模最大的经济体,巴西新能源市场正处于高速的成长期。2024年渗透率已经到了6.26%,到了2025年1-5月升至8.49%。这一待开发的蓝海市场,是中国车企在海外寻求增量的新机遇。
同时,卡马萨里市本身就有成熟的汽车工业底子,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丰富的人才储备以及便利的港口资源等,都是比亚迪以及众多中国车企涌入巴西的重要因素。
03
海外开“卷”,还有关卡要闯
从“走出去”变为“扎下去”,尽管有着巨大增长空间的新能源渗透率,让中国车企看到了出海机遇,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国际政策环境的摇摆之下,现实依然充满挑战。
在市场竞争方面,传统燃油车在巴西市场仍占据主导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2025年1-5月汽车销量TOP10榜单中,德系、日系、美系品牌凭借长期的市场耕耘、成熟的品牌形象与广泛的消费者基础,牢牢占据着主导地位。
这意味着新能源车的市场教育和品牌认知度提升还需要花点时间用力“肝”。
尤其是在没有像中国政府这样的大力推动下,海外运营的“副本”也并不简单:贸易保护、法规差异、劳工文化这些“关卡”都得闯。之前比亚迪巴西工厂就因为劳工问题引发过讨论,这也给其他出海的中国企业敲响警钟,必须关注本地化运营合规性。
从第一辆“海鸥”下线开始,比亚迪在拉美的新篇章正式“开卷”。这座超级工厂代表的不仅是产能飙升,更是中国新能源车品牌全球化进程按下了“加速键”。面对快速增长的拉美新能源车市场和越来越“卷”的国际竞争,比亚迪能在这里成功“复制粘贴”他在中国市场的辉煌战绩吗?
答案或许就藏在这个工厂未来下线的每一辆新车里面。
牵手华为发力智驾,传祺向往高端
新一轮“价格战”开打!比亚迪、吉利、奇瑞“贴身肉搏”
极氪回归吉利背后:吉利的战略远见与中国豪华新格局
大众集团2025年第一季度增收减利,电动化转型成关键引擎
理想豪赌“无人区”:加码AI,从端到端走向VLA
]article_adlist-->忠琦配资-忠琦配资官网-配资炒股股-吉林炒股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